首页> 年度报告>陕西省> 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

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

发布时间: 2022-04-26 16:00
单位名称 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
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科技成果备案登记服务;科技成果统计分析;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相关服务;科技成果参展等服务。
住所 西安市丈八五路10号
法定代表人 刘军
开办资金 1172万元
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
举办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
资产损益情况
年初数(万元) 年末数(万元)
1246万元 1393万元
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  12
对《条列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,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》及其《实施细则》的规定,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,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。
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,中心围绕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和全省科技工作重点任务,在省委科技工委、省科技厅正确领导下,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,以党建工作为指引,以目标责任考核任务为主线,全体员工精诚团结、锐意进取、努力工作,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。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:一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(一)聚焦优势,多措并举,技术交易服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68950项,成交额达2343.44亿元,稳居全国第六位,同比增长33.23%,超额33.91%完成年度目标任务,预计减税15.16亿元,进一步巩固了我省全国技术交易大省的地位。严格按照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》审核技术合同22000余项,出具审核文件237份,出具认定证明8000余份,全面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落实。受邀赴咸阳、宝鸡、铜川、榆林等地市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检查活动,累计培训1000余名工作人员,对部分合同类型认定不规范、技术交易额不准确等情况及时予以纠正。此外,配合科技厅成果转化处组织专家对全省95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考核,并完成陕西省第八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评审工作。编制完成《2020年陕西省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》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手册(2021版)》。中心设立秦创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,以提供便捷、高效、全方位的服务。目前,秦创原合同登记点合同认定登记188余项,成交额63.3亿元,成为技术合同交易新的增长点。中心正在逐步开发陕西省技术合同登记系统。用户在线登记办理,无需线下递交材料。目前该系统已完成用户绑定企业、合同信息上传、后台审核功能开发。(二)突出重点,整合资源,科技成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015项,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687项,基础理论成果274项、软科学成果54项,选取了30项成果进行推广应用。中心开发了陕西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。目前系统已经过多轮测试改进,生成的数据包满足国家科技成果登记汇总要求,取得电子印章后即可投入使用。全年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议26场,累计评价成果39项,涉及学科40余门、行业领域20余种,服务专家276人次,其中院士24人次,得到了委托单位的充分认可与好评。按照省政府要求和科技厅部署,本年度中心精心组织我省优秀科技成果、企业参加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。大力宣传我省优秀科技成果,向大众充分展示了“秦创原”主题的外延和内涵,对推动“秦创原”工作向更深更广层面发展贡献了力量。根据委厅业务布局一体化设计,中心承担了科技成果奖励的整体保障工作。在成果处指导下,连续12天,140余位专家参与,中心在材料服务、人员培训、会务准备、专家服务等方面全力保障,除关键岗位外全员参与,圆满完成2021年省科学技术奖会评的整体保障工作。(三)开拓创新,优化布局,科技创新服务长效凸显2021年“技术人”APP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,新增专利信息,重点实验室,短视频等模块,取得10项软件著作权。本年度,上传发布一万余条技术合同交易信息、11所大学共7059名专家信息、12728条专利信息、177所重点实验室数据,新增八个专题。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61篇,其中包括技术合同认定登记、陕西省科技成果登记专业视频版、成果评价服务等10篇原创佳作。中心探索开展了“技术经理人”体系建设。一是不断完善和丰富课程设置,形成了初级培训6门课程、24学时,中级培训15门课程、60学时的等级培训课程体系,并分别于4月份和6月份组织开展了初级和中级3期培训,培训学员270余名,培训效果明显。二是持续挖掘省内专家资源,在原有师资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拥有15位专家的培训师资团队,有力的保障了我省技术经理人培训工作的开展。三是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技术经理人初级培训教材的编撰出版工作,目前已进展到各章节内容整理汇总阶段,有望明年出版发行。四是不断探索培训新模式,逐步形成了包括集中培训、分组实战、导师辅导及总结汇报等环节在内新型训练营模式。五是受省厅人事处委托,启动我省首批非高校类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员职称评审工作。本年度,中心尝试构建融媒体传播格局。一方面立足省科技厅职能、职责,聚焦“创新强省”建设新征程,展现全省科技综合实力;另一方面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内容主体,打造“泛科技”信息共享融媒平台。初步搭建起集抖音、微信、喜马拉雅等信息传播平台为一体的融媒框架,创作设计了“陕西科技纵横”、“硬核政策”、“科技成果转化问与答”、“成果转化周一talk”等多个板块,创制发布了原创视频、音频百余条,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较为有力的传播和影响。融媒体矩阵当中的抖音账号已达到曝光量750万+,粉丝量20万+。二、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在工委和机关党委指导下,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。将关键知识点汇编整理成《党史知识应知应会手册》,方便全体党员更好的把握学习重点;以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、重温入党誓词、党史知识快问快答、党史微朗读等形式创新活动内容,提升学习效率;组织党员干部观看《长津湖》《大会师》等多部优秀历史题材影片。全年开展支部学习20次,专题研讨14次,全体党员撰写学习体会18篇、个人检视分析材料10篇。年初经请示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机关党委批准,中心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代表会议,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。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,严格落实“三重一大”制度。组织全体党员拍摄“重温入党誓词 牢记初心使命”主题微视频。为群众解决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中征集的六条问题。按照机关纪委统一安排,组织观看《正风反腐就在身边》《坚守铁规》等警示教育片,组织学习有关会议精神;坚持在重要节点之前重申纪律要求,节日期间强化监督检查,节后及时通报有关情况;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持续深入开展公务接待中“吃公函”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。2021年,支部冯凯同志获评“省委科技工委优秀共产党员”、技术合同第一登记处获评“省委科技工委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”、中心党支部获评“学党史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微朗读比赛“优秀组织单位”荣誉称号,解媛同志的《高捷成写给叔父的信》作品获个人三等奖。
相关资质认可或职业许可证文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中心无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。
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度,我中心没有涉及诉讼投诉事项。
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21年度,我中心未接受捐赠资助。